任正非内部邮件:内功的强大,才是真正的强大
银杏环球 2019-01-16 17:32:23
内容来源: 本文源自2018年9月29日任正非在公共关系战略纲要汇报会上的讲话。 为什么要站在对方立场去思考问题? 如何从哲学中找到解决世界问题的钥匙?

一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看问题

◆ 我们要解决在西方遇到的问题,首先要充分认识西方的价值观,站在他们的立场去理解他们。

公共关系纲要主要是要解决与西方的沟通问题。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很容易接受我们的观点,日韩也还好一点,欧美很难。


如果我们和西方价值观不ー样,怎么进得去西方?那他们就会认为我们是在进攻,他们一定会把墙越筑越厚、越筑越高,我们的困难就越来越大。


实事求是讲他们几千年形成的文明,不是我们小小的公司改造得了的,蚍蜉撼树谈何易。


中国改革开放,邓小平挖了一块洼地,低税制让外资进来,最后外国人相信了,然后忽地涌进来。


看看现在中国社会的进步,谁会相信,三、四十年前,我们还是濒于饥饿,经济几乎崩溃的状态呢?


美国今天也在挖一个洼地,减轻产业负担,土地肥沃了,有可能是美国百年振兴的根基。


如果下一任总统不改变现在的税收政策,而是到处去沟通友好,与谁都握手,就把投资吸引过去,加上人工智能的应用,怎么会不崛起呢?


我们的公共关系工作现在应该不需要再去强调身份证明,能证明的差不多也都证明了。现在是要解决商业大环境的问题,就是要充分认识西方价值观,把华为价值观中和西方一致的部分讲清楚,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共识。



当然,我们也有自己的价值观,我们并不完全接受西方的政治价值观,在市场经济、技术、用人方面,哪些是不能碰的,我们不接触就行了。我们坚持自己的自信,并不一定要示人。


二、从哲学中找到解决世界问题的钥匙

◆ 学点哲学、历史、社会学、心理学、国际法律秩序及权力分配学.....从中找到解决世界问题的钥匙。

公共关系纲要中,哲学、历史、社会学和心理学等都需要放进来,这些人类文明的结晶,会带着我们找到解决世界问题的钥匙。


在两千多年前西方出现的苏格拉底、柏拉图时代,中国也有孔孟之道,但中国没有出过柏拉图。


大家也假设过,如果出了一个“柏拉图",中国又会怎么样呢?为什么呢?


孔孟之道提倡“修身养性,齐家治国,平天下”,都是向内收敛的;而西方哲学主张往外开放,开放了两千年,西方就称霸了世界。


中华文明收敛的五千年中,国家没有分裂,是不是全因为孔孟之道儒家文化呢?


中国的西面、南面是高山,北面是沙漠,东面是大海,因此形成了一个小的封闭环境,这样的地理环境与思想形成可能有很大关系。


你们想想,毕达哥拉斯原理、欧几里德几何是研究勾股定理中的原理、意义和探索,他们的研究是为什么,是朝向源头,是道的问题;


我们的九章算术也是在研究勾股定理,是研究怎么用,怎么解决问题,是向内核发展,是术的问题。


我们向下,西方向上,那么就成了一个价值的分水岭,我们就没发现微积分,没有微积分就没有工业的基础。


所以西方工业比我们发达。


一千多年前的欧洲还处于中世纪黑暗,GDP每年增长不到1%,公元始的一千年内经济翻了一番。


中国一千多年前的唐宋文明已经非常发达,清明上河图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。那为什么后来中国衰落,欧洲就崛起了?


莎士比亚怎么会对欧洲文艺复兴产生这么大作用?我以前想不明白。


我看拜伦的《唐璜》,怎么这个戏剧就触及到欧洲的思想解放呢?我看不懂,就问别人,别人说唐璜就是一个流氓,但冲开了宗教的禁锢;


还有米开朗基罗的雕塑,我也不明白,怎么这就是文艺复兴呢?实际上,人本质上就是裸体的,厚厚的衣服穿上的是封建和宗教。


文艺复兴,就是恢复到原始自然的本来面目,这就是解放思想。莎士比亚的戏剧、米开朗基罗的雕塑....开启了文艺复兴,也就开启了欧洲的强盛之路。



三百多年前,俄罗斯彼得大帝派遣使团前往西欧学习先进技术,自己化名彼得米哈伊洛夫下士随团出访,去做木工,修船造船,回国后就兴办工厂,发展科研,改革军事。


叶卡捷琳娜二世执政期间,大量引进了西方的哲学、艺术、绘画等。俄罗斯绘画是写实的,写实和工业化是有关系的。


中国绘画是写意的,写意可能和今天的人工智能、虚拟游戏有关系,但问题是,没有造就中国三百年前的强大。


一百多年前,美国马汉提出的“海权论",推进了美国海军的彻底转型,使美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海洋国家。


而我们从汉武大帝开始,就一直在征西,为了一个汗血宝马。汗血宝马的传代是靠母马,一个一个地生,不是靠公马播种,因此,两千年都没有形成强大的马队。


我们忽略了海洋。当然,两千多年来为了守住边疆,我们的祖先牺牲了多少人。


那时候去新疆戍边,带来的后果是永生永世不能再见妻儿,即使放探亲假,你也回不来,士兵靠步行走过沙漠的可能性能有多大?而且未必能马革裹尸还。


我们看到前人的艰辛与伟大,也看到了我们的短视与不足。当我们不面向海洋,全球化就晚了几百年。我们到当代才重视海洋。


文明发展的历史能帮我们找到解决世界问题的钥匙。



我们从今天看昨天,容易找到轨迹,而当事人就迷,想不清楚。比如人种的繁殖和传播,据说智人起源于非洲,一百万年前走出非洲,迁移到欧亚大陆。跨大洋大洲,一定有人是划独木舟漂洋过海,想想海浪多大,有多少人葬身海底呀!可能一万条独木舟都不能有一条抵达。


我曾经乘过十七万吨的游轮过赤道,恰遇风浪,我只能一直平躺在床上,思绪万千,朦胧中充满对先人无限的崇敬。所以,你们要加强哲学、历史、社会学....的学习。


你们可以不用看原著,看完也不一定抓得住重点,不如去看纪实片、讲座之类的视频,虽然不代表原著,但是学者把他自己的理解告诉你了,你多看几个学者,就明白了。


也可以多看看西方有代表性的节目、演讲、辦论等,洞察西方最新的思想发展、思辩要点和社会心理变迁。


再者,对同一个事件,中西方媒体报道的方向、观点及引用事实与数据都可能是不同的,只有经常学习西方文章,我们才能理解这种差异,拉近东、西方思维上的距离,把信息沟通好,把问题处理好。


公共关系每年也可以招聘一些在西方留学的政治学、社会学、心理学、历史学的博士、硕士,就像财经体系一样,放到非洲等艰苦地区进行锤炼。


两三年后就开始循环,十年以后,队伍的长期迭代就基本解决了。


三、我们还没有被产业认同

◆ 基础研究突破正在结构性深化,我们还没有被产业认同,是因为我们做得还不够好。

华为过去30年的发展,不仅得益于中国开放改革的环境,也受益于全球化的产业环境。

90年代之前,全球电子工业是以日本为中心,70、80年代日本电子产品风靡全世界,但它用的是模拟电路,当时运算放大器的生产很难,成品率很低,成本高。


90年代美国数字技术兴起,开启新一轮电子工业革命,全球化电子工业开始起飞。


中国开放改革,恰好跟上了这个时代,但俄罗斯进行的不是电子工业革命,而是政治革命,错过了这个产业周期,就被边缘化出去了。


我们这只“小麻雀”正好出窝,一步步跟随,刚好每一步都踩在鼓点上,直到今天我们才刚刚走到了起跑线。正是因为我们的出身不好(民营企业),才使得我们更加努力,我们才会更加有希望。


我们不被个别西方国家认同,不要埋怨,因为我们做得还不够好。


有人说“百年基础研究的红利基本消耗完了,现在是存量竞争”,我不认同。


这个时代,正从管道转向平台化;平台逐步云化;私有云、小公有云逐步成为一个全球化大云;


云开始逐步的智能,到万物智能,这中间需要多少的理论突破呀!


基础研究突破所带来的红利并没有消耗完,而是正处于结构性深化之中。即使改造存量,也不是用鲁班师傅的方法。


亚马逊模式对世界的颠覆太厉害了,他们在科技汇聚上的能力是很强的。


再比如NASA的改革,马斯克发射了一个重载火箭,这么大推力的火箭,这些都不是我们能比拟的。


所以,我们要宽容探索创新的科学家。 


存量改造永远是最重大的机会,但只有突破了才有改造存量的可能性。



中国的高铁、轮船为什么做得好?


所谓核心技术都在别人手里面,但我们不停地造造造,外国就造不出来了,因为我们的核心技术是总体集成,总体集成本身也是核心能力。


高铁与普铁是有根本区别的,普铁速度慢,是轨道基座建在土地上的,用道渣来调平;高铁的轨道基座是建在岩石上的,桩打下去几十米,容不得半点波动。高铁工业的发展模式,就是走“合作共赢”的道路,任何一个技术只有一个国家掌握,这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。


造大轮船,主要靠焊工。华尔街有几个人愿意脱了西服做焊工?钢板焊工、钳工是中国造船的基本力量。


现在是我们的小镇美女上飞机,小镇男儿去做焊工,我们有足够的男儿,经过训练,我们就有做大轮船的集成力量,这也是核心能力呀!各有所长,互补互助。


我们重新构想一下,其实我们这么多年都是跟随战术,最近我和研发讲话,就是要研发站起来,在战略机会点上要领先。


我们对客户需求的理解不能狭窄,不要以为客户说出来的是需求。


其实客户需求是一种逻辑学和哲学,是人性的持续激活与成长,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。


客户面临的现实问题是客户需求,面向未来的科技创新也是客户需求,只是更长远一点。


过去公司的人才结构是“金字塔”,将来应该呈“倒三角形”,我们把确定的工作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,下面三角形变小,我们腾出这个口来,从世界前沿招聘更多的博士、硕士,更高端的科学家、专家进入我们公司。


我们为什么Polar6给码之父颁奖?


就是要让全世界看到华为对科学家很尊重,愿意和我们合作。美国不认同我们,我们就把5G做得更好,争取更多的西方客户。 


四、未来公共关系的

价值观与战略纲领是“合作共赢”


◆ 未来公共关系的价值观与战略纲领是“合作共赢”,要建立一个开放的思想架构。

你们是一把“伞”,可能与业务部门有冲突,各说各的调,唱唱双簧,他们做他们的“矛”,也没有什么不好,没有必要步调一致。


合作共赢是公司的大思想,实现过程是困难的,要允许部门不听话,慢慢会转过来的,这就是华为。


第一,公共关系要把华为的价值观讲清楚,大帽子一定是“合作共赢”,要以高屋建瓴的方式,建立世界的平衡和合作共赢的格局。


如果没有这个纲领,那就容易被理解为要颠覆世界,世界就会排斥我们。领先者,可以只顾自己;


领导者,就要顾及他人。这么多年来我们都想领导行业,但我们还做不了领导者。


那我们就要实现战略领先,利他和合作共赢,与西方的价值诉求是一致的,公共关系一定要强调和平共处。


公共关系要建立一个领导世界的模型,营造领导者的环境,和技术、市场口可以走不同的价值观道路。



公共关系走的是合作共赢、领袖姿态的道路;


技术和市场口要领先,走的是竞争道路,走的也许是不同的道路,慢慢协调,公共关系是多帮助,而不是多指责。


如果是走相同的道路,正反馈容易让公司走向极端。公共关系对公司应该是负反馈,要约束公司的一些极端行为。


公司左的时候,你们应该右;公司右的时候,你们就左。这样才能避免走偏。


公共关系要做华为价值观传播使者,我们现在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怎样从所在国当地的本土文化出发、用本地语言来讲华为的故事、本地贡献等。


日本企业进入德国时,在波恩、杜塞尔多夫等城市种了很多樱花树,受到欢迎,几十年过去了,都成了当地著名景点。


第二,公共关系以前主要是对外的一块盾牌,以后不仅是对外的盾牌,也是对内思想转变的催化剂,对内、对外都要开放。


学学打打太极拳,少一点少林寺,别咄咄逼人,可以自黑,不可以自夸。



我看过《远方的家》,一个师傅轻轻柔柔的太极舞动,脚下的沙土陷下去一对浅坑,可见内功之大。


华为员工要多练内功,内功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,抗住外部压力要靠内功。公共关系与心声社区多推动大家洗洗,思想的修炼不是一天能完成的。


现在社会过分夸大了华为,这是有害的,别让我们的年轻人,以为公司真的成功了,而麻痹起来。


当前我们还缺乏对西方世界(权力结构、文化与冲突、价值观、社会心理等)的深刻理解和认识。

在西方占据强势话语权和世界主流价值观地位的现实下,我们只有站在西方的立场上理解西方价值观,基于西方的思维方式进行对话,才能有效沟通,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。


公司不能低估全球权力格局的动态变化,不能盲目自信,就像100多年前义和团那样。


要将外部环境的压力变成倒逼我们业务创新与管理改进的动力。



借鉴世界和中国发展历史,只有不断解放思想、开放进取、自我变革,才能不断强大,公司走向封闭收敛是没有出路的。


外部环境虽然逐步变坏,但未来世界数字化、智能化和云化的空间很大。我们只要在技术上创新求真,踏踏实实的干出尖端成果,组织有活力,员工有干劲,公司还有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与能力的,这点要充满信心。


五、公共关系要从一个部门

走向一个“场态

第一、公共及政府事务部要建“场”,而不是突破。


公司内、外部的“场”都在变化,公共关系的抓手就是解决“场”的问题。以前公共关系主要面对政府和媒体,现在建“场”,谁都可以贡献。


只要发电就有电场,发磁就是磁场,发光的就有光场。



比如在大学的讲座就挺好,讲座前滚动播放基础研究和基础教育的视频,很多学生就会下载、传播,因为这是正能量。


讲座传递的价值观,也会带来一些影响,国家迟早都是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主导的。


过去这些年,运营商客户是我们商业环境建设的重要锚点。


随着终端、企业业务的发展,众多的供应商、合作伙伴、企业客户都可以成为新锚点。


比如我们和徕卡合作、欧洲汽车厂商的合作、与日韩的一些大公司合作等,业务部门做了很多有战略价值的工作,公共关系要积极跟进,与新朋友一起构建新的锚点。锚点多了,船自然稳了。


公共关系要走搭载的道路,工作职责边界不要太清晰化。


不是你们增加很多预算、编制来做这个事情,而是全员都要参与。公司高层领导本来就要做公共关系,地区部总裁、代表所有领导其实也是公关经理。


我以前给终端讲过,做广告可以捎带一下公共关系,这个广告还有点文化,当然,公共关系宣传时也可以捎带终端。另外,民间宣传渠道(如员工个人账号),都可以发散。


余承东微博有上千万粉丝,粉丝中还套粉丝,给你们贴一下,就可以在民间开始发酵。我们全员都是公关,每个人的一举一动,一言一行实际上都代表了公司的形象。


第二,我们也要看到公司在变革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场。


溪流背坡村勃艮第的咖啡厅很好,你们可以去体验一下。


有人问,华为为什么能够做到上、下总体一致,其实就是立法权大于行政权。


我们在讨论的时候,是允许大家发言的,包括反对,一旦做了决定,你不执行就下岗。


比如,拉美已经在试点“合同在代表处审结”,现在“考军长”考得热火朝天。


要允许像海德广场一样,任何人都可以用半个小时在食堂走廊讲学术报告和说说他的观点、他的贡献,也许一个观众都没有,也促进了他的内心强大。


公共关系也可以这样,给半个小时,每个人都可以展示自己的风采。


考评的时候就沿着这点和你沟通,评价你的价值,而不是拿个标准筛子来评价,把优点全过滤掉,缺点全装进来。


公共关系也可以在发生历史事件时,各自组合扮演各个小组,分别代表不同的角色,进行辩论推演。

例如,中东危机事件:


有人扮演北约,有人扮演伊朗、俄罗斯、美国、沙特、以色列各种利益团体,思辩使人进步,争论越激烈越要去搜索资料,也是一次深刻的学习。也可以各自扮演新闻发言人,演演活报剧。


第三,公共关系基本原则与边界要清晰化。


比如我们不能介入民族矛盾,不介入阶级冲突,不介入宗教问题,不介入地缘政治。


不选边站海外的边界不仅仅在当地,有时候可能就在中国,我们不能牺牲国家利益去做交换企业利益的事情。



我们也要感知一些脉搏,不要去挑战别国的制度自信。你们继续修改纲要,迭代更替我们的架构。未来我们要有领导世界的能力,现在就要有所准备。


> 合法权益申明

重要提示


根据《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》第四章第十四条规定:"私募基金管理人、私募基金销售机构不得向合格投资者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募集资金,不得通过报刊、电台、电视、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、报告会、分析会和布告、传单、手机短信、微信、博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,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。银杏环球资本谨遵《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》之规定,只向特定的合格投资者宣传推介相关私募投资基金产品

阁下如有意进行私募投资基金投资且满足《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》关于"合规投资者"标准之规定,即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,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 万元,且个人金融类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。请阁下详细阅读本提示,并注册成为银杏环球资本特定的合规投资者,方可获得银杏环球资本私募投资基金产品宣传推介服务。



我确认我或我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“合格投资者”,而且同意接受上述 所有条件和条款。 我或我所代表的机构不是一名“合格投资者”,或者我/我们不同意接受上述所有条件和条款。